内测车5个小时,但是前4小时都在如坐针毡如芒刺背,最后1小时进到“第三天”,发了线索直接一路平推。冲着《麻衣神探》作者的新作玩的,很喜欢麻衣的第一案,结果就是一个大失所望的大动作。无论几个人玩都可以,因为并不是一个剧本杀作品,而是纯自晦推理小说。整个故事和推理体量都很小,虽然出现了五十多个人名,但是一大堆都是无用的人名和无用线索。pve刑侦本,低低低配版的持刀者和暗黑者。
没有线索引导,dm也无法引导,因为主持人手册流程基本没写,全靠dm自己揣摩该说什么口供。玩家和作者不在同一个次元,玩家在信息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看作者装逼。整个复盘手册前20页是作者自晦,聊一些玩家根本不会聊到的“彩蛋”,比如某npc什么性格,平时什么兴趣爱好,ta内心是怎么看待警察和司法的。啊???这又和整个案件、诡计有啥关系捏玩家来这个本就为了听这些?
奎因的推理主旨是让侦探和读者的已知信息一致,共同找出凶手。这个作者的主旨是:没错这就是我故意的设置的陷阱,也没想让你爬出来,能猜到就猜,猜不到也没办法,我还要在主持人手册写20页你根本不知道的信息,你开天眼盘吧。
前4小时是大海捞针环节。在第一天和第二天,因为搜证机制的问题,搜证次数有限,大家小心翼翼询问结果dm扮演的npc就一问三不知(手册要求),开摆,拿证据锤也死不承认。整个范围非常广,但是又为了为难玩家,不肯给信息和线索。由于谜面很复杂玩家开始构思一个第75层的诡计,下一轮线索—发,谜底下水道。
最后一轮,发了证据进度直接从30%拉到95%,路平推毫无难度。某个人物关系诡计有聊到,但是没有比较确切的逻辑线和证据(全靠对着年龄和关系脑补),所以没有死锤。然后就被复盘和反转很很恶心了一下,盘到最后大家“啊对对对,你说是那就是”全车最活跃的时候,就是复盘的时候狂找一堆解释不了或者作者之后没填坑的杠点,其他时候都在摆烂。
如果说前面只是单纯的因为太枯燥了没有方向而坐牢那么在听完复盘的自晦以后,差不多就是“有这五小时时间,去找集重案六组看看多好”。好歹人电视剧还有视角拍到犯人捏,这本全警察视角也没有口供证据和行为逻辑辅助,盲猜猜中了又被强行反转恶心。
可能跟内测车也有关系,如果早一点发第三天线索把体量压缩在3.5h—4h体验感会好一点。但是一车打过麻衣且对作者抱有极大好感的玩家在传阅了主持人手册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埋了吧,或者全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