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夫外传:玩剧本吗—结局真的就到这里为止了吗?

6.5小时结束,30+张提示卡一张没发,复盘之后看了下线索,确实不太需要提示卡。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本十分干,纯盘逻辑加杂乱谜面,所以受众非常小。独家本的质量发盒子本,甚至复盘手册里还要挖坑,外带搞《守则》那套真伪解。整个剧本疯狂炫技,技也确实牛逼,但是发盒子本注定风评会受影响。

案件手法几乎没有。这个本的难度在于利用场上的每张线索(印糊的那张除外),从十几页纸的有限信息中,找到整个套娃的起始点(其实也不算是娃,说多了会剧透,用套娃方便大家理解),然后通过逻辑链来还原层层娃,最后把整个娃串在一起。不建议以前作《持斧奥夫》的经验来盘这个本,不然如果dm放养有可能打了四五个小时还没有找到起始点在哪里,所以整个本非常考验DM的业务能力。建议找个盘得出这个本且懂得扶车的艺术的DM。

接下来说逻辑链。分享一个烫知识,犯罪屋整个系列大概是发生在哥谭市,因此不能要求用现代社会的法治观和道德观来盘人物的行为逻辑。如果一定要杠这点的话现在就可以跑了。这个本最过分的一点是,从DM拉群开始就挖坑,从进入这个房间开始,那个诡计就骑在玩家脸上挑衅玩家。之后还要通过40分钟没啥用的破冰机制环节让玩家以为在玩机制欢乐本,当然如果这是因为在讽刺某些硬核本全靠机制凑体量的现象的话,当我没说。

角色选择方面,建议有较强的生理承受能力(指耐接)的玩家选“天眼”、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的玩家选“杠精”。所有玩家在打之前反复观看武林外传秀才battle姬无命的cut,然后在打本过程中反复询问自己,我是谁你是谁谁杀了我我杀了谁。

最后是和前作《奥夫》的一些对比。和《奥夫》在故事上没有很大关联,整体也没有奥夫丝滑。但是两个作品的某些基调是一样的,《奥夫》的故事中,玩家去搜证,摸到的真的是道具吗?这个作品中,DM的演绎真的是演绎吗?又有哪些是演绎呢?

发盒子做爆款,然后让一些搞不明白的店买回去,不明不白地开了,还觉得复盘手册没有任何问题,继续按这个开。然后口碑两极分化,完美剔除掉那些因为《奥父》闻风而来的非目标群体,让非目标群体看到allin就跑。Allin,真有你的。

不会回答任何跟真解有关的私信,如果真的喜欢推理喜欢硬核,尝试自己想一想,结局真的就到这里为止了吗?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