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屋3漫游白兔屋—可以媲美一些低级城限的盒装本

先说结论,7.5分本,算上盒装加成0.5分总分8分。值得一玩的盒装本,难度在进阶左右。适合不反感新本格密室和还原的玩家。案件相关占了本内容的80%,故事相关大概只有20%而且完全是为了剧本设定服务。结论说完了聊聊这个本。

打的埋了关键道具的版本,不埋的话太明显了,建议推理玩家跟dm打个招呼记得埋。

剧本模式是常见的密室+还原,没有个人剧本,人手一本线索册+聊天记录册,完完全全一模一样,可以体验比《红黑馆》更为极致的单刷感受。

我看到发行的剧评下面有人留言这个本8人非常不商业,但实际这个本形式跟刑侦本一样,玩家人数从1—8都可以,非常灵活,非常商业,dm愿意的话你一个人也可以开一车。

当然,打本还是要几个朋友吵吵闹闹各抒己见发散脑洞才好玩。

阅读量偏小,群聊记录懂吧,6人左右打的话一人扮演一个角色,一会就读完了,阅读量来说还是挺精简挺友好的。

密室属于新本格。懂得都懂。

埋了不少反转点,有的点虽然不算很突兀但是因为逻辑无法闭环,所以会有不少杠点,我这车因为介意新本格内容杠了三个小时才结束第一案。建议前面的新本格内容理解就行,不需要做到完美脑内建模。

不过这块挺快乐的。建议店家有能力的话准备好自制道具。

还原不算惊艳,空降设定之后很容易就能套进去,不过还原之后会有点头皮发麻,想象力丰富的玩家想象到作案画面可能会有点起鸡皮疙瘩,微恐,微恐,这点做得有点意思。

核诡怎么说呢,我在盘第一案的时候就想到了的核诡点,结果却发现自己想到的核诡居然还不是真解,有种被作者给gank了的感觉。

核诡算是比较常见的知识,虽然冷门。老玩家可能会看穿诡计,但不一定能找到结论点和实锤点跳关,盘起来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有一定的叙诡,不过很大一部分的说是叙诡其实更像是《红黑馆事件》那种天降设定。

当然也有常见的叙诡需要仔细阅读。众所周知,日记,笔记,聊天记录都是叙诡陷阱多发地。

打完总体感觉比《魔女屋》和《玻璃屋》都要更为成熟和商业,虽然建筑诡计没有《魔》的惊艳和有意思,但结构和体量上比《魔》要合理和丰富,而且也没有搞《魔》结尾那样的强行反转。

比起《魔女屋》结构上更像《玻璃屋》,但没有令人费解的故事剧情,《白兔屋》纯粹为剧情发展而写的,作品人物关系短但是够用,高情商说法:扬长避短。

还是那句结论,《白兔屋》算得上是一部质量较高的盒装,可以媲美一些低级城限,值得一打。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