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格拉的邀请函—作为硬核推理本显然是不合格的

体验完《墨格拉的邀请函》这个本后,整体上分为个方面来评价,满分5个☆。纯个人观点,不喜可喷。

1.立意方面

立意方面符合当下核心价值观。善恶终有报。最后的恶人得到了应该有的制裁。boss或得到了心灵的洗涤,或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清道夫达成了他清道夫的使命,白莲花盛开的依旧灿烂。

2.场景设定

比较常见的邀请函邀请特定的人员,到达指定场所,进行别有用心的活动的设定,普通又缺乏心意。

3.案件推理

作为硬核推理本,案件的还原和推理应该是整个本的核心,但是通篇涉及到的两个案件。第一个坠楼案件,缺乏推理支撑,不涉及手法,只涉及目的和人员。需要的线索支撑少之又少,还原后的情节异常单薄,凶手动机合理但是极其仓促,第二个杀人案件。涉及到了核心诡计,主要槽点有3方面:

1.人物身份的转化,但是在线索和行文中无法将身份转化的二人进行有效的联系,即使怀疑死者身份,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身份判定,最终在结局部分很突兀的出现了人皮面具的设定。

2.凶手为什么在杀人的时候用了1/2数量的毒药。他是想杀人还是不想杀人?白莲花为什么会助纣为虐,不管是从何角度,何目的,何方式在知道可能产生的后果时还参与并推动到了杀人案件中,那她就的白莲花上是不是就挂上了泥土,和核心价值不符。

3.单从案件本身来说,三刀两毒的设定也异常陈旧,并且时间线过于明确,线索卡指正也很直接,排除身份变化设定,凶手很容易就被推出,核心凶手简易的延迟放火得手法,居然被后来的抗推凶手看到了,然后手法还成功成功失火了…..

4.从案件设定来看,最终的戒指在凶手手里,但是最终的选择权交给了白莲花,从任何角度来讲白莲花手中都无法得到戒指,那么白莲花没有戒指,她选择的意义在哪里。整体在推理两个案件的感受是案件直白明了,动机简单粗暴,有效线索卡极为有限。核心诡计有想法但是缺乏线索支撑。5.文章中大量充斥着“选择”这一立意,但是在最后的结局里,有效选择只有白莲花一人。和整个设定相背。

4.情节逻辑

首先邀请函的设定上,五个人中有一个人的邀请函不是boss发的,是与其对立的人物邀请而来,boss如何做到淡定执行后面故事。其次,boss目的是为了改头换面从新做人,但是邀请过来的人既不是政界大佬,又不是商界巨鳄,就是他的打手和马仔们。这些人统统被他玩儿弄于股掌之间,为何又要在他们面前金蝉脱壳,作为前期渲染的boss让他们闭嘴或者消失有无数种方式。然后清道夫的设定上没有问题,正邪分明也没有问题。但是如何能在没有任何缘由地情况下。让两个互有杀意的人和谐共存。最后,boss经过精心策划,不懈努力,与民同乐外加自娱自乐,兴师动众的把自己玩儿死了,被清道夫完美清理。我就想知道这个boss何必呢.

5.文本文笔

文本中有大量的错别字和不通句子。并且在英语的引入上,简单的英语短句上都有语法问题。。读起来异常怪异。文笔上相对普通,没有文字游戏,一词多义,文字陷阱得设计,整体上平铺直叙,缺乏情绪带入。

总体评价

个人感觉整个本立意是好的。但作为硬核推理本显然是不合格的,在案件的设定,情节的铺垫。人物性格,核心诡计的引入上都需要进行完善。文笔内容上也需要认证的校对和细化。

PS:我就想知道结局部分,郑耀哪儿去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