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我深埋剧本杀—更像以情感为导向的推理还原本

《请将我深埋》作为21年发行的推理还原情感本,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却也存在一些缺点。它可能不是硬核,也不是纯情感。

依旧是常规的开篇即单人搜证模式,但却有一丝新意,比较考验玩家提炼信息的能力(语文听力.jpg)。再之后则是结合之前搜证的微跑团的破冰。整体以微恐节奏为前调,在倒计时的紧张环境下积极调动玩家的瞬时记忆,在玩家们合作达到破冰的目的的同时又埋下伏笔。

接下来则进入故事分享会模式,这时则需要一个笔记型选手登场(剧本中日式人名还挺多的),大家则需要分享关键信息,故事体量适中吧,但整体还是有一些关键点需要在意的。而且这段故事引出了所有人的羁绊之人,所有玩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在故事中铺垫了下来。就以上两个环节来说感觉略微有些拖节奏吧,6个玩家每个人的音频时间大概3—5分钟,再加上故事分享整体就要耗费一个半小时左右,希望玩家们不要掉线,抱有怀疑的同时进入接下来的正菜。

首先是这个凶案,这个凶案我觉得不行,经典三刀两毒手法,时间线整的明明白白,一个人爆一点才给线索,就感觉没啥特别的,感觉像是为了之后的反转特意写的。

在整个剧本的事件还原对于我来说是比较出彩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大家诟病较多的地方。首先从还原的整体过程来说我觉得是比较丝滑的。因为在前面的搜证和故事分享中埋藏了许多伏笔,而在推理的过程中这些埋藏的点被逐渐揭开,整个故事也变得逐渐立体起来。我这里是表扬这个叙诡的应用手法的,《深埋》的叙诡融入故事还原中,显得不那么生硬突兀,我是有种“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感觉;同时又不是很难,而且所有人叙诡手法统一,可以说是一人破诡而全车知。

接下来吐槽时间到,作品以新本格为推理基调,那就少不了设定问题,这个设定在前面的一系列背景铺垫和叙诡破解之后它是呼之欲出的,在我们已经快推出设定的时候然后啪的一下给拍了两大页日记下来,谁看啊,整点线索卡不好么。案件反转还算挺不错的,如果说第一个梦境还能找到细节去印证推理出来的话,那这个第二个梦境真的是,禅意意识流?上一次给我这感觉的还是《三体》云天明的那个童话,但那个至少有迹可循啊,《深埋》的这个感觉就像跟作者的脑电波对暗号。而且这玩意怎么写作者说了算啊,想咋写咋写,“寒冷侵入了我的意识,圣使拨开了云霭,天光照进了我的灵魂”—我妈把我被子掀了,打开了窗帘阳光把我晒醒了。就给我笔我也能写,整个的还原过程的想法是好的,《东方快车》的致敬向也很有感觉,但是用这种玄幻的方式写出来真的不行。

接下来的沉浸环节则是给我莫大的惊喜,在推理本中的情感线处理不好的话会很有割裂感,但《深埋》不是。从拿到角色本看到插画的那一刻就给玩家们种下了种子,再到了解故事后的叹息,到最后探知真相后的沉浸。情感在推理中不断渗透,一点一滴的浸润直到最后的破防,亲情的守护,爱情的付出,友情的陪伴再“深埋”这一意境下直接升华,至此我再也不愿听见那一句“请将我深埋”。

再最后的反转我都不想称之为反转,如果说故事到沉浸之后结束的话我认为刚刚好。最后这反转推理加一大长串语音似的复盘真的有点画蛇添足。可能以我个人的看法,在日式的环境下用中文的语音辩字这种感觉就怪怪的,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我愚蠢的欧豆豆哦”这种我还能付之一笑。而且最后一段也没把整个剧本的一些坑填上,还想继续挖新坑,我也不知道是故意把问题留到下个系列本还是单纯的忘了。

总的来说《深埋》这个本算是比较让我惊喜的,故事不难的它不是纯硬核,更像以情感为导向的推理还原本,对于我这个自称的全能型玩家来说还是大爱的,整体体量适中,大概4—5小时左右,虽然有一些瑕疵,但是总体上瑕不掩瑜,推荐推理和情感双向的玩家上车~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