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吊梨汤》在我看来是一个轻松愉快的zhi愈食玩情感本,与其它的情感本不同,我们扮演的不是古风里的王亲贵胄江湖奇侠,也不是动荡时代背景下的身份剪影。我们扮演的,或许只是现在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简单,却有各有各的遗憾。
拿到《小吊梨汤》剧本的那一刻,仿佛就回到了那个年代,在21世纪初,日漫刚刚呈崛起之势,班里的男生们沉醉于火影龙珠中的热血世界,手里结着复杂的忍术手印,聚在一起扮演喜欢的角色。而女生们,也十分喜欢当时的歌星偶像,或是飞轮海,或是SHE,各种花花绿绿的贴纸,总是书本上必不可少的东西。而那一首首下载在MP3中当年反复听的歌曲,现在都变成一个个歌单保存在网易云中,偶尔听起,浸满了回忆。
剧本用一些埋藏在记忆中具有仪式感的事件串起了少年少女们成长的岁月,从小学忘写答的数学题,快要忘却的眼保健操,再到第一次戴红领巾时心中激荡的使命感。而唯一的故事还原,却是大家友谊的见证,我们或许因为那一丝情绪做了一些错事,那就大家一起扛吧。少年少女们的情怀总是一副不可琢磨的诗篇,从淡淡的情愫到不经意的牵手,或许是奇妙的缘分,让大家走在一起,却又在时间的追赶下逐渐走远。高考之后,或许我们都畅想着未来的新生活,却想不到之后的人生却不尽相同。
许多年后我们再次相聚,却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无论是自己做饭还是简单的火锅,在这个环节每一车或许都有自己感触。认识的人可以在过程中加深友谊,怀念大家共同的过往;而不认识的人则可以跳出场外,简单的分享自己的人生,或是嬉笑怒骂,或是感慨万千,但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体验。
可能,《小吊梨汤》的角色并不是跟我们百分百贴近吧,但我想大家或许都能从角色中看到自己的一丝影子。生活中总是充满巧合的,在座6人中,除我之外竟都是北京人,我的角色(贺子聪)开本写着“你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们有的人拿着的却是外地籍贯的角色,这也让我哭笑不得。于队友来说,他们可能真的是在北京的胡同中长大,在本中看到了他们真实的成长经历;而对我来说,虽然我没有出国的经历,但在小城市长大的我每年生日,也是由奶奶带我去吃唯一一家的肯德基。
《小吊梨汤》的情感输出方式就是这种内向的对自己的情感输出,它不是传统情感本的沉浸环节,小蜡烛一点,酝酿情感,信纸开启,暴风哭泣;它也不需要DM去cue人,不需要灵魂拷问,它就是通过流淌的岁月长河,让自己发出那一句喟叹。如是种种,或许是流水账般的成长故事,或许是青春伤痛文学般的文字叙述,击溃你心理防生活有线的,可能不是剧中人物的故事,而是照应到每个人的真实生活。
或许我们的成长过程并不像小说般那样精彩吧,就像剧本中的人物一般。但因为正是如此催生了一种叫遗憾的东西。亲友爱老三样情感在每个人的遗憾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我们伴随着或多或少的遗憾走过一生,那遗失的拼图却使我们的记忆不断重复,而这样的回忆就有了自己的独家印记,正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这么多年一元钱一碗的“小吊梨汤”或许是一种意念的具象化,它可以是我家楼下阿婆同样那么多年从不涨价3块钱一份的烤冷面,也可以是朋友家附近从3块钱涨到8块钱但味道依旧正宗的凉皮。这些具象化的东西把我们童年的回忆,家乡的记忆锚定与其上,每当重逢时,大家会说,我们一起去吃谁谁家的那啥吧,无形之间,这种具象化的事物可能形成独属于自己的心锚。无论何时何地,想到属于自己的“小吊梨汤”,就会无比的期待下一次的相聚与重逢。
小吊梨汤的6种材料,恰似剧中6位主人公的过往,甜蜜酸涩,润肺滋补,也照应着我们每个人平凡且独特的人生。打开剧本,我们回忆往昔,无语凝噎;合上剧本,那就收拾好心情,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小吊梨汤》体量较大,本子很厚,但是排版的字很大,6个小时左右的吃喝玩乐,打本费用也蛮贵的,比较适合90后的发小们聚会或者不认识的玩家们回味生活,推荐情感本玩家们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