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文化底蕴没话说,但整个剧本玩下来,越来越觉得整体体验太太太过高开低走,甚至觉得配不上作者的文笔。
开篇剧本就以二十四节气作为章节的分割,作者将诗句和颜色及人物背景完美地融合体,阅读起来既轻松get信息,又充满着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并且非常涨知识!很有意思!
随后的破冰小机制不是其他剧本那种很傻很无聊的小游戏,我觉得还挺好玩的,有专门的的一套卡牌,需要动脑筋,不是那种随便混一下就能玩好的机制。紧接着的凶案不难,依然是为后续的剧情作铺垫,持续涨知识中……
然后是大家一起回顾这篇土地前年来发展的历史和这座城百年来的发迹史。
一直到这里,我都是全神贯注并且对后续的事情满怀期待,隐约感觉山雨欲来了,心底还有一丝激动。
但是最后的沉浸环节,非常非常普通,我非常不满意。
并没有让我体验到玩家思想的碰撞、观点的输出或是个人内心抉择的拉扯,包括演绎也很普通,绝对是不如标准情感本的。
沉浸环节也是一个开放式的互动环节,每位玩家的行为会影响后面的结局走向。但个人认为,只要不是出于猎奇心理逆反心理或者是来捣乱的,大家的选择应该都差不多,所以这个开放式结局,疑似噱头。
结束之后的复盘,我以为会和中华上下五千的历史什么的结合起来,但是……结合了一咪咪,而且有点扯。并且从复盘会想选角之前DM问的一些考验人性的问题,也没有在体验过程中让我得到更进一步的体会。
一个剧本体验的好坏,文笔只是其中一方面,剧情、情感线、立意的设置都会很大程度影响体验。
我并没有将《好色之徒》当做一个情感本来打,我是冲着文笔和立意来的,但很可惜,相比同一作者的《日暮归思》,有点失望。
打完唯一想给这个本的评价就是“华而不实”。道具线索什么都做的非常非常精致,怎奈何内容空空。全篇都在卖弄文笔,夹带着传统文化知识科普,然而与剧本内容本身并没有什么联系。真就按头科普,让我甚至忍不住拉踩一波:想写立意可以学学表里山河。
流程稀碎,这个本打了8个多小时,机制占了4—5个,胜负也与结局无关,除了拖时长完全不知道意义在哪,到最后都累的没精力沉浸了。商战写得非常随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